
一碗粥,是留給….
小明的父親是一個傳統的農夫,對待長在田裡的莊稼一直都是超乎平常地珍惜和敬畏。

但是有一件事,卻讓小明始終搞不懂也不理解。
話說每次小明跟父親一起收拾完莊稼後,父親總會在地裡留下一些乾癟的稻穀。

剛開始,小明以為是父親不小心漏掉的,便提醒父親。
父親卻說:「別管了,讓它們留在那兒吧!」

後來,小明才明白,那些乾癟的稻穀是特意為飛來的鳥雀留下的,是牠們能安全過冬的保障。

還有一碗粥,是裝在籃子裡…
小明父親非常懂得耕作的方法,他們的莊稼常常都能有大豐收。
有一年,隔壁縣府受天災害而收成歉收,一些人不得不外出謀生計來糊口。

那段時間,小明父親總會在院子外面掛一個竹籃,籃子裡面有時放著兩個饅頭,有時是兩塊紅薯,或者是幾個馬鈴薯。

「把食物放到外面,不怕別人偷了去嗎?」小明疑惑地問。
父親搖搖頭,笑著說:「為了填飽肚子而伸手的,那不算偷!我們把食物放在外面,就是為了能讓那些過路的外鄉人填一填肚子,如果能吃飽飯,誰願意離鄉背井呀!」
有一次,小明透過窗戶看到一個衣衫破爛、風塵僕僕的路人拿出了籃子裡的饅頭,狼吞虎嚥地吃完之後,朝著他家的房子深深地鞠了一個躬…

如今,父親年事已高,他告訴小明:「人要活得善良一點、大氣一點! 假如人生有三碗粥,一碗自己吃、一碗給家人親友吃,剩下的那一碗要分給那些與你毫不相干的路人吃!」
父親的『三碗粥』不僅僅是出於善良和愛心,更是一種人生境界,看似平淡卻是充滿哲理!希望如小明般可愛的我們能常常記起並實行,施比受更有福!

#施比受更有福 #善心 #愛心 #同理心 #食物銀行 #分享 #回報 #善報 #心靈小品 #心靈雞湯
👍
讚讚